音乐生成器Musicfy AI从有想法到推出产品只花了7天,一周时间用户数量达到了10w。如今,Musicfy AI的用户量高达410w,月收入17万美元。
短视频编辑器Crayo AI增长更猛,3个月内产品月收入增长到33万美元,现在是50万美元。
90天做到月收入50万美金 (350万元人民币) ,而现在,这两款产品每个月能给Arib赚67万美金 (480万元人民币) 。
全因他掌握了一套产品增长的方法论。他还把这套策略用在了个人IP打造上,他的X账号在2个月内涨粉10w。
看了这位巴基斯坦小伙的神奇经历,产品增长的神话或许难以复制,但仍然有一些创业方法和营销策略值得学习。
Musicfy AI是一款让将任意人的声音套在特定歌曲的应用。在平台上,用户可以上传A某的音频文件,选择艺术家B某的声音,就可以生成B某声音“演唱”的A某的歌。
比如,乌鸦君用海绵宝宝和Taylor Swift的声音分别“演唱”了两首歌。
▲海绵宝宝“演唱”《昨日重现》,让Taylor Swift“演唱”《默》
目前,这一款AI收费有月费10美元/25美元/70美元三个档。基于Musicfy AI对超级明星们声音的模仿,Musicfy AI疯狂地吸引了410w用户,月收入飙到17万美金。
不过单论赚钱能力,“后来者”Crayo AI还要比Musicfy AI更胜一筹。
在这个“人人短视频”的时代,无论是唱歌、跳舞、绘画、烹饪还是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,如果你拍完就能发,并且有专业编辑的效果,就超出了普通人一大截了。
Crayo AI是一款实用的视频生产力工具,它让视频内容生产变得极奇简单。
你上传完视频后,Crayo AI能帮你自动生成语音旁白和字幕,并添熊猫体育平台加炫酷的视觉效果。你还能使用它的脚本生成、高级视频编辑的功能。
趁着今年第二季度AI视频工具火爆的潮流,Crayo AI的热度走高,在美国多媒体应用榜的排名从500名(5月)飚至80名(7月),网站访问量达150w(7月),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3分22秒。
更重要的是,创作者对于内容生产工具的付费意愿很强。Crayo AI的月费有19美元/39美元/70美元三档,年费最高为664美元。在三个月内,Crayo AI月收入就达到33万美元(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0万美元)。
音乐视频两手抓,Arib预计到今年年底,这两款产品的月收入总和将轻松超过100万美元,而他的目标是150万美元大关。
为什么Arib的产品开发之路走得这么顺?这和他对热点敏锐的嗅觉脱不了关系。
不只是精做AI产品,Arib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:一个懂传播和营销的好脑子。
去年4月,AI将孙燕姿的音色套用在其他歌曲上,翻唱视频播放量轻松破百万,而成本不到100元/首。在全球范围内,AI模型Suno V3展示了成熟的LLM声音处理技术,音乐界和公众对于AI音乐话题的兴趣持续攀升。
也就在那个时候,Arib敏锐察觉到这一机会,只花了7天就迅速开发出了Musicfy AI。
借着AI音乐的风口,Musicfy AI一经推出便引爆市场,用户数在短时间内突破了200w。即便后来改为付费订阅模式,月活仍然保持在100w。
除了抓住了产品的风口,Musicfy AI还有特殊的增长秘诀,那就是:擦边碰瓷,制造争议。
Musicfy AI切中了普通人对歌手明星的狂热喜爱。在Musicfy AI里,说唱巨星Drake、偶像歌手A妹,甚至是特朗普、派大星的声音,全都被AI收入囊中,任你套用在歌曲上。
▲加拿大说唱歌手Drake、流行偶像A妹、格莱美奖歌手Kendrick Lamar(图源:)
草莽时期,Musicfy AI以白嫖歌手的声音为卖点,Arib也收到环球音乐的警告,他根本不慌。借助此次AI音乐争议的热度,作为“众矢之的”的Arib走起了“黑红”路线,为产品狠狠宣传了一波。
与此同时,Arib顺势推出了高返点联盟计划,Musicfy AI为内容创作者提供高达25%的分成。
也就是说,用户能通过创作的内容来和工具平台分钱。还有这种好事?大量用户参与,最终用Musicfy AI制作的歌曲作品在TikTok上获得了数千万的播放量。
一战成名后,靠着Musicfy AI的人气,Arib在2024年初顺势推出了视频编辑工具Crayo AI。
一直以来,TikTok的持续火爆让其他视频平台眼红不已,Ins和油管也分别推出了短视频平台Ins Reels和YouTube Shorts,而Crayo AI瞄准的就是这些平台。
这一回,Arib的营销策略升级为让一堆音乐人、视频剪辑KOL为产品背书,不停地扩散“Musicfy AI/Crayo AI+抖音”可以赚钱的教程。
这还没完,Arib把从引流过来的用户身上赚到的钱,又投到了营销上。如此循环,Arib从用户身上赚到的钱变得越来越多。
回过头来看,Musicfy AI和Crayo AI的连续成功并不是偶然。这些产品成功背后,Arib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产品增长方法论。
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,Arib基于丰富的创业知识和编程技能,贯彻了一套产品策略:
在产品选择上,Arib很注重对外部时机的把握。他的产品理念是:只有当他确信能吸引特定受众的注意力时,才会开始着手打造产品。比如,Musicfy AI的推出,就是因为Arib察觉到AI音乐火了。
而在察觉到类似的机会后,Arib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落地。比如,从有Musicfy AI这个产品的想法到推出产品,Arib只用了7天。
产品出来后,到了营销环节,Arib会去寻找细分领域的大佬和KOL们,有了顶级人物的背书,增长就会变得容易得多。就像是乔丹穿上Air Joran鞋,那么所有想成为乔丹的人都会想买AJ。
你需要通过不断投入,巩固产品在分发上优势,也就是把大头继续投放给行业网红,自己挣流量。
例如,你赚了1万美元,再投资,赚了2万美元,再投资,赚了3万美元……在循环投入下,客户终身价值(LTV)会不断提升,最终推动产品月收入的增长。
如今,Arib正在把这套策略用在了个人IP打造上。Arib经常分享营销和编程的技能,帮助创作者们提升营销技巧,比如他还总结出发展个人SEO的快速公式:
趁着个人IP的成型,Arib建立了创业者社区Money Up,并开始收购小型SaaS工具。例如,Arib收购了月收入15美元的公司Study Potion,利用自己的行业影响力+营销分发优势+教育领域KOL,来推动这个产品。
上个月,Arib透露,Musicfy AI每天仅通过搜索即可获得3~4k的注册量。一旦产生了一定的收入,他就会用这些收入去寻找其他创作者进行推广,形成一个新的分发循环。
对AI时代的创业者来说,技术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敏锐捕捉到热点背后的用户需求。
而合适的营销策略,能够帮助新产品快速起量、建立壁垒,避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埋没。
PS: 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,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。